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99章 (第2/3页)
人的意思,传与相国。 很快有宫人去通知了舍人。舍人急忙赶来,笔墨都不曾晕开,刘枢就已经说了起来。 刘枢才不会专门等他呢,她似乎颇有兴味的扶栏瞭望,自顾自的说下去:寡人*前几日批阅奏疏,典曹大夫曾上表言道,有郧国公子私自潜来汉国,欲求我邦庇佑,有这事吧? 她压根也没指望有人会附和她,毕竟旁的人哪里看过奏疏呢?就算闻喜偶尔替她念过一两卷,也早就忘记内容了,谁会对那些每日成堆的琐碎政事有印象呢? 刘枢却能。 也许是天赋卓绝,也许是头脑年轻的优势,刘枢总能将每日发生的政事理出头绪来,桩桩件件,条分缕析,并且和之前发生过的政事相互连缀,勾勒出一个个大政策、大事件进程的全貌。 并且在心里记下个七七八八,毫不觉得枯燥。 有时候连相国都不小心记混的事情,刘枢却可以在朝会上条理分明的替他数点出来,然后吩咐有司办结。 少年人的精力和敏捷,远非老态龙钟的老人可以比拟。 刘枢接着道:这桩事,寡人记得那时相国没有应允郧国公子的请求。 这符合高傒的行事风格,郧国地处偏僻,向来与别国关系生疏,突然偷偷跑出来一个公子,任何国家都不敢贸然提供庇护的。加上高傒近年来年老昏花,心思都在汉宫庭之内,没功夫去过多调查那位异国公子出逃的来龙去脉,就干脆一拒了之。 可寡人欲应允郧国公子,将其留在沣都别馆照应。刘枢一字一句的宣布,告诉相国,若能如此,寡人便于三日后动身前往雍城行宫。 并且相国也需陪伴寡人同行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