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十三章 泰伯季历皆传讹 煮萁烹豆总相煎  (第1/12页)
    李神俊见庆云如此警惕,忙打了个哈哈,满脸堆笑,接着说道,    “庆少侠莫要激动,事到如今,我便不妨直说。    我已接受四皇子的延揽,忝为幕僚祭酒,    太子被囚时,我便已经猜出诸方势力将会在此落子,便先行赶来。    当然,如你我初见时所说,寻得太皇太后的支持确实是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之一。    后来小龙王回洛都与今上定计,各位皇子的核心幕僚多半也有耳闻,    身为幕僚祭酒,我又怎能毫不知情呢?”    这个解释倒也说得过去,因此庆云并未起疑,只是冷冷答道,    “哦?今天我们在寺外刚刚见到三皇子,没想到四皇子却更先一步啊。”    “哎,所谓笨鸟先飞。    三皇子与四皇子母族势力比不过两位兄长,自然要格外努力些。”    李神俊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声调拉得很长,神情颇为怪异。    太子是太后的养子,二皇子乃高贵人所出,    高冯两家北燕望族,此时自然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势力。    如果放眼其他朝代,太子失势后,无论是比较长幼之序还是母族势力,二皇子的地位自然鹤立鸡群,皇位后事本来应该毫无悬念才是。    可是偏偏此时此地乃是北朝魏国,此中利弊就变得十分微妙了。    古往今来,皇族子嗣往往都不习惯于认命。    毕竟做上那个椅子的人必将权倾天下,而没有抢到座位的,只能战战兢兢苟活一世,稍有僭越或者异动便可能招致灭门之祸。    这样巨大的反差让无数龙子龙孙,不惜铤而走险,都要尝试挤过那截独木桥。    拓跋氏先祖吸取了许多前朝的经验教训,因此在立嗣这件事上格外绝决,制定了一套非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