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八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  (第9/13页)
生相,无寿者相,俱此四无相亦可称四大空。    而《大品般若经》则以法法空,无法无法相空,自法自法相空,他法他法相空为四大空。    不同佛经的不同注解,何必要辨正伪呢?    但是四大皆空一说所传最广,影响力最大的解法,却出自西域传入的水火土风四相学说。    四相生天地,故曰四大。    四大皆空,则天地空,万法空,此解已为外道婆罗门引作天地正论。    道众经常询问贫道这几种不同阐释究竟孰对孰错。    一旦陷入类似迷思,便是着相。    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释均是妙义,归根究底都是空空空空。”    1    “妙啊!妙啊!”庆云听到此处,拍着大腿,仿佛有所顿悟。    忽觉两侧八道目光见了鬼似得向自己投射过来,只能苦笑解释道,    “我是说大师的法号取得确实高妙。    如果你理解了万法皆空的本质,便能悟其妙义。    而对于无法理解的道众,这个标新立异的法号可以引导他们对空字一法辨证思考,直到有一天顿悟为止。    这个法号本身,就是一记棒喝啊。”    空空空空开怀大笑,    “亲甚有佛缘!    能在这一盏茶的功夫里悟出四大皆空的真谛,不枉到此一游啊。    不知其他诸位亲是否亦有所得?”    庆云之外,除了暅之,其他三个人可是真的连一句话都听不懂啊。    暅之虽然听得明白,但是师父所授道论对他影响甚深,让他对这个世界已然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成见,因此只是听了个左耳入,右耳出。    不过他对空空空空大师诸教同源的观点倒是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